查令十字街 84 号

七八月读什么:狗屁工作、鲁尼、衰老和死亡

01

“无产阶级”这个词的英文来自拉丁文,该拉丁文短语直译为“那些生产后代的人”,可以说很贴切了。在古罗马,那些穷到没办法向他们征税的最贫穷的市民,对政府来说唯一的用处就是生孩子了,源源不断地生儿子,为军队做好储备。

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Bullshit Jobs: A Theory)之前读到一半没有读完,听完随机波动狗屁规则,狗屁官僚,狗屁世界的节目后重新捡起来。我更喜欢直译名《狗屁工作》,大卫格雷伯是一位美国的人类学家,无政府主义者,对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尖锐描写而闻名。这本书太符合我现在的心境 —— 认为自己每天都在生产网络垃圾。那到底什么是狗屁工作,狗屁工作除了让我们口吐芬芳还会有哪些危害和痛苦呢?

最终版本临时定义:狗屁工作是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其无意义或有害程度是如此之高,乃至从事这份职业的人都无法为其找出合适的存在理由。虽然要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条件,即从事者不得不假装这份工作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

看到这个定义的第一反应是太模糊了,毫无意义具体是什么,像西西弗斯般从事重复工作吗,那工人每日砌砖垒砖呢?有害指什么?医生日夜颠倒做手术救人于水火之中但忘记规律吃三餐演变成胃病算吗?定期领薪水的工作,可以排除像三和大神或兼职工吗?

随后格雷伯马上解释道:第一,这个定义的确有主观成分,并且依赖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做出的判断。接受基础和前提再接着阅读,不然没办法往下聊。第二,狗屁工作和狗屎工作的区别,前者强调无意义,往往讷讷个带来不错的收入,工作环境也极佳。后者强调「糟糕」对社会来说必要且有益,但收入低且工作环境很糟糕。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但是也可能有重合。

总共有五种类别,随从(flunky)、打手(goon)、拼接修补者(duct taper)、打钩者(box ticker)和分派者(taskmaster)。因为组织中有权有势的人将下属视为彰显自身为王的荣誉会长,所以有了随从岗位。为在竞争中占上风,比如前几年大厂之间的人才争夺计划,有了打手岗位。之所以会有拼接修补岗位,是因为有的时候组织会觉得,与其修复问题,不如处理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之所以会有打钩岗位,是因为在大企业,文书工作或者记录下某些事情的发生,比这些事情是否真的发生更重要;而分派者的存在大多是组织权威缺乏人情味的副产品。

狗屁工作的主要表现有几种,一是货不对板,当你因为某种技能被招聘进入公司,可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你这份技能。二是当着闲差却无所适从,钱少事多离家近是大家心中的好工作定义,可如果每天2 小时就将工作完成,剩下 6 个小时需要假装工作,连摸鱼也会累的吧。除了爱因斯坦、刘慈欣和当年明月能将摸鱼时间利用的如此富有价值,普通人可能只是漫无目的的与同事闲聊、逛社交媒体、刷短视频和看课外书。三是假装忙碌,明明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或实际并没有什么工作量,但大家都慢慢悠悠装作忙碌。(现在不行了,有人带头内卷)

如果上述判断成立,那么或许我们可以开始理解,为何狗屁工作会对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雇用你的时候,你感到自己是因为有用才获得了这个岗位,结果却发现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但又不得不配合表演,假装自己是有用的,假装这个岗位是有用的。这种先让你产生自己有用的错觉,然后再被全然否定的经历,不仅仅是对自尊感的摧毁,还直接动摇了自我意识的根基。一个人一旦停止对世界产生有意义的影响,那这个人就不复存在了。

这两者的核心都是虚伪和无目标感,虚伪怎么说呢,最好的例子是电话推销员,他们「被迫」通过欺骗或施压的方式迫使人们做出不合理的消费决策。无目标感则是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在原本可以累计工作经验、或专注于自己热衷的活动上甚至消遣,这些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对人类精神的伤害在于几个方面「被迫假装工作」、「无法引发后果——任何方案和提议根本无关紧要的感觉」、「觉得自己没资格痛苦——有一份不错的薪水,能养活家人还有什么好抱怨呢?」、「知道自己做的事坏事——对他人有害但因生活压力、家庭负担暂时无法离开」。

经历过这些无意义的工作,可能大家都会被迫学会以下规则:

第一,在有人盯着你的时候,该怎么工作;

第二,在没有事情可以做的时候,怎么假装在做事;

第三,做你享受和喜欢的事情,不管这件事多么有用、多么重要,你都是拿不到钱的;

第四,做你毫不享受也绝不喜欢的事情,不管这件事多么没用、多么无关紧要,你都能拿到钱;

第五,对于那些你毫不享受也绝不喜欢的有偿工作,你必须假装喜欢,起码对于那些需要和他人互动的工作是这样的。

02

[爱尔兰] 萨莉·鲁尼的《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几个月后,我开始跳过一些日子。有时我还没想起要记点什么东西就睡着了,在另外一些夜里,我打开日记本,却不知道该写什么——我什么都想不出来。即便我写了日记,记录也变得越来越口语化,越来越抽象:歌名,小说摘抄,朋友们发的短信。到春天时,我已经无法坚持下去了。我会接连好几周把日记本放在一边——它是我从公司拿的一个非常便宜的黑色笔记本——后来我会把它拿出来,看前一年写的东西。那时,我发现我再也无法想象对雨水或花朵产生曾经那样的感受。不仅仅是感官体验再也无法打动我——而且我似乎失去了感官体验。我会走路上班或出门买菜或干别的事,而当我回到家后,我不记得自己见到或听到任何独特的东西。我想我是在看而不是观看——我的视觉世界是扁平的,像信息目录。我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观看事物了。

之前看鲁尼时并没有觉得好,可是这一本我非常喜欢。鲁尼精准描绘了近一年里我的感受,我不再像以前走路走着都能笑出声来的快乐。笑起来的肌肉都会变得僵硬,经常没来由的愤怒并且压抑着愤怒。进入深度睡眠后小腿会没有规律的抖动,好像我以前养的猫咪一样,睡着睡着小腿抽搐一下,想要踢走讨厌的东西。医生的诊断意见是由于紧张、不安或恐惧而导致的,如果精神放松些会得到改善。

不仅是感官体验变差,我的记性和情绪也不及往日,冷漠得多。起初我想应该是因为年纪大了,在网上查询这种发现不少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原因分析为多巴胺水平降低,于是斥巨资购买健身卡。知道原因就好办了。这本书里我喜欢的不是两对情侣之间的暧昧关系,而是艾琳和爱丽丝之间的邮件往来。我喜欢看她们谈论任何事情,政治、亲密关系、都柏林的房租、他人的生活观察、古典文学、往事八卦、耶稣还有绘画。

03

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阅读关于死亡和衰老的书籍常常会在合上书页时感到通透,如果视角拔高,将一辈子浓缩至一天,那么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干什么呢?是在草坪上和小狗快乐玩耍,是和情人重聚相拥,是和父母出游踏青,是跑完五公里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希望在追逐金钱和成功的嫌隙里,我们能够分出一些时间,学习爱和被爱的能力。(虽然听起来还蛮cliché的)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04

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是朋友借我的。谁能想到这是马伯庸写完长篇后的休息之作啊。本书可以称之为《西游记》的同人文,讲述唐僧一行人西天取经,背后是佛祖菩萨们自导自演的九九八十一难。这就是中国版的《楚门的世界》。它将天庭描绘成官场和职场之间的斗争,代入感很强,例如猜领导心思、各部门协调配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 是我的本月最佳,这本书讲述了吉井忍在东京的八平米屋子生活的故事。表面上看起来会觉得住在这么小的房间里好惨喔,连淋浴间也没有,迷你厨房只能煮泡面,高脚圆桌尺寸特别小,放置笔记本电脑后连一杯咖啡都放不下。实际上吉井忍拓展边界,和周边的咖啡馆老板、饭店老板、澡堂老板都建立了迷人的弱联系,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失的「附近性」。

错过最后一班电车在电影院度夜发现的「新文艺坐」影院,该影院有一种特别的购票模式,它包含两部电影的组合,你对其中一部作品感兴趣,而另外一部电影可能没听说过。但这也是强迫你去认识新导演或电影类型的机会,而且「新文艺坐」的专业人员挑选的作品都很有水平,基本不会试错。这就是电影院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啊,和陌生人坐在黑暗里共享一段短暂时光。

金星堂吧台里的大泽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了,他装着六杯分量的冰咖啡,坐电车去探望罹患癌症的客人,只因为对方说想喝他做的冰咖啡。他偶尔看见超市的女士员工站在屋檐下耸着肩抽烟不好看,于是邀请对方到自己店里来,将喫茶店作为抽烟室,不用点咖啡。

我给她们准备三个专用杯子,和客人用的不一样,我让她们自己倒咖啡喝,喝完要自己洗杯子。后来她们来找我说,还有两个女同事想来这里抽烟,被我拒绝了。我的意思是,我这里只能照顾三个人,不能再多了。但我告诉你为什么吧,因为女性喜欢小团体。若有四个人,她们会分成二对二,五个人就会分成三对二,成了群的女生免不了产生对立。三个人就不好分嘛。

我这个人还算会善待女性,因为我相信女性会带来福气的,开店需要这种福气,你想想如果店里一个女性客人都没有,整个氛围给人的感觉会不会很不一样?所以我很欢迎你,也欢迎她们来这里,反正这家店本身允许客人抽烟的。但善待别人的同时,需要有一个明确合理的界限。

再后来大泽先生也老了,原本的营业时间缩短不少,因为早晨起不来,端咖啡时手抖的厉害。有次因错失吉井忍的电话,老人回电时很抱歉,他说「不好意思没接你的电话。因为我最近身体不太好,在家里穿得一塌糊涂,我不好意思穿成那样跟你聊天。现在换好衣服了,不过你也没见着,哈哈。忍酱,咱们今天好好谈谈吧」看到这里我眼泪快流下来了,一位连回电都要穿好衣服的老人,这份体面和用心的人世界上还能有几个。

一个人老去,仿佛成为了一棵大树。那么多的知识、回忆和生活哲学,他慷慨地分享给我,我也竭尽所能去吸收,虽然还不知道这世界究竟有多宽广深远,但我希望靠这棵树找寻到通向一种人生境界的密码。也许,他拥有的东西、愿意分享给我的东西,大部分我都没能去抓住,最后灰飞烟灭。但这棵树在孤寂的世界中将要倒下时,至少我愿意去聆听它的声音。

05

花蚀的《逛动物园是正经事》是在去南京红山动物园之后读的,整本书的结构非常非常好,先说最好的动物园在哪里,然后教你怎么观察动物和场地,最后带着你一起看看国内各大省份的动物园。按照华南、华北来区分,最后再写不同的城市动物园。

看这本书之前,我也在思考,搭建动物园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娱乐和利益吗,表面上看起来对小孩子们有教育意义,于是将他们全都圈养起来。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突然对动物园的理解有了更大的概念,对于动物来讲,这是一种家长制度的保护,因为他们要灭绝了,所以人类不可以坐视不管,我们建造一座城堡来保护他们。对人类来讲,这是近距离接触动物们的好机会,是科普教育的好机会。

#阅读